一、校情概况
吉祥坊体育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前身为1982年建校的北京市政法干部学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1993年、2000年原北京市法律业余大学、北京市司法学校先后并入。2003年8月,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与第三人民警察学校合并组建吉祥坊体育。
学院作为首都唯一的政法类高职院校,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引领京津冀地区政法特色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和司法实践深度融合,注重岗课赛证融合育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培养更多适合新时代法治建设需求的法律职业人才。
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特色化网络安全产教融合创新中心首批建设试点单位、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项目建设单位、北京市级示范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书记员培养基地、北京市民政局指定招录退役士兵首批试点单位、北师大现代远程教育优秀校外学习中心、北京市退役军人职教集团牵头单位。
二、办学条件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大兴校区(校本部)坐落于大兴国际机场交通圈北翼、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大兴工业园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内,占地约480亩。杨闸校区位于朝阳区常营商圈、CBD东扩重点发展区域内,占地约70亩。校园风景优美宜人,为北京市绿色学校。
设有应用法律学院、安防科技学院、现代管理学院、信息媒体学院、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内设机构23个。
截至2025年3月底,学院有正式在编教职工近360人,专任教师18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1人,副高级88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重为96%。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10余人,北京市职教名师、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0余人。
有吉祥坊体育数字资源总量887.64654TB,数据库52个,电子期刊65.2948万册,电子图书146.8978万册,音视频29万小时,学位论文807.4853万册。
2012—2024年,共完成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7项,学术论文1425篇,著作292部,软件专利21项。获得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奖、首都法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市法学会应用法学研究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吉祥坊体育学报》位列全国职校法律类学报影响力第一,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北京市属社科一级期刊。由学院牵头发起的北京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会致力于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法学研究、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由学院主办的北京政法论坛已成为首都政法领域的高品质学术交流平台。
三、专业建设
学院开设有法律文秘、安全保卫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社区管理与服务、法律事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25个专业。安全保卫管理、安全防范技术、建筑消防技术为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骨干专业。安保专业群、智慧司法专业群为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新华三网络工程师学院为北京市特色高水平实训基地。2023年,智慧司法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安全保卫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等4个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教育部审核。2024年4月立项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学院9位教师担任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部7个专门(专业)委员会委员,其中1位担任副主任委员。
国家级职业教育法律文秘专业教学资源库由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院牵头,联合15所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以及北京市26家政法单位开发,经过八年建设,共建成标准化课程31门,培训课程18门,资源总量43006条,培训近86800人次,推广应用效果良好,注册用户数超过65000,分布在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访问590余万次。2024年启动新一轮建设,已迁移至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四、人才培养
学院秉承“明德、崇法、求是、为公”校训,坚持“立足北京、服务政法、服务社会、服务基层”办学宗旨,突出“立德明法、重能强技”人才培养特色,培养适合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辅助人才、基层法律服务人才、中高层次安保人才、社会管理及信息技术服务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与北京市法院检察院系统,首都机场航空安保有限公司、百度等185家政法单位、行业领军企业广泛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103家。建有校内外实训基地193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北京市高职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实训基地1个。建有25个“1+X”证书考核站点。
近五年来,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整体稳定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总体满意度保持在91%以上。2021年以来整体平均就业率超过97%。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高于北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
建校以来,累计为政法系统培训干部17000余名,为政法行业和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30000余名,涉及书记员、法务人才、法务助理、速录师、安全员、民航安检员、涉外安保人才、消防工程技术员、专职消防员等行业领域。学院是北京市招录退役士兵最多、拨付经费数额最大的高职院校。退役士兵就业率达99%,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连续14年获北京市征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五、社会服务
学院坚持服务首都、服务社会,形成了政法职业人才培养、应用法律研究、行业企业职业培训、法律与社会服务等四大模式并举的社会服务新格局。承接各类社会化考试,服务考生上万人次。广泛开展国际安保培训、民政系统社工培训、法院书记员培训、社区应急响应(CERT)导师培训等。尤其近年来积极参与属地大兴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社区治理人才培养等,开创“校地合作”“校政合作”新模式,实现了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双轮驱动”。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为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会会员。连续三年开办“法律事务专业(国际商务法律方向)学历班”,连续五年开办“在华汉语培训班”。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TAFE北悉尼学院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澳大利亚TAFE集团海外合作中国区域北京市唯一项目。
六、办学成果
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获司法部教学成果奖4项,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一部教材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两部教材获“十四五”法律职业教育新编系列教材主编立项。两个项目入选北京市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有国家“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1个,国家在线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5个,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个,北京市在线精品课项目13个,北京市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5个,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8个,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职场体验基地2个。
七、发展愿景
展望未来,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首都政法高职院校育人担当,大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断提升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以本科职业院校和“双高校”建设为目标愿景,保持“领跑首都、领航京津冀、领先国内”行业优势,进一步凸显“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新双高”办学特色,为把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政法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数据截止到2025年4月)